为有效地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,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,更好地发挥社会法庭作用,今年4月10日至10月9日,淇滨区法院组织全区社会法官开展矛盾化解竞赛活动,活动为期六个月,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之中。
一、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。全区社会法官要充分认识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的重要性,坚持将预防涉诉信访发生放在重要位置。院长亲自动员、亲自部署、亲自参与本辖区矛盾化解工作方案的制定,亲自参与案件化解工作;各人民法庭加大对社会法官指导力度,树立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全员参与、共同负责的责任意识,切实增强全员参与“社会矛盾化解竞赛活动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二、充分发挥社会法庭等多元化解决机制的矛盾化解功能。充分依靠群众、利用群众的力量、智慧和办法化解纳入这次活动的信访案件,主动邀请社会法官帮助处理涉诉信访问题,充分发挥社会法官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特殊作用。稳步推进信访案件终结工作。对于穷尽司法手段但信访人仍不断上访的重复访案件和老户案件,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《人民法院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》、《涉诉信访案件终结报请备案工作细则》要求的程序,促使当事人理性表达诉求,确保终结取得实效。
三、集中力量,全力化解。社会法庭要立足于源头预防,坚持边排查、边化解,集中和加强力量对尚未化解的案件进行重点攻坚。通过约期接谈把上访人吸附在当地。庭长带头对交办的信访案件当事人进行约期接谈,落实接待日制度。严格落实好联络员制度,由相关责任人作为联络员定期、经常性的联系、约谈上访人,确保随时掌握其情绪波动状况和信访动向,确保其感受到反映的问题有人问、有人管。
四、排查梳理,动态跟踪。全体社会法官要采取措施,集中力量,对今年以来本辖区交办涉诉信访案件进行一次全面、深入、细致的拉网式大排查,核实上访人的上访地点、动态和交办情况,及时澄清案件底数,逐一建立详实的电子档案和基础台帐,分类梳理,登记造册,及时确定案件联络人,进行台帐式动态跟踪掌握。
五、立足实际,注重效果。淇滨区法院结合实际,积极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百日竞赛活动,旨在通过开展活动,努力实现 “四个减少一个好转”的目标,即年底前实现法院诉讼受案数减少、全区群体纠纷减少、常规上访数量减少、赴省进京访更少和涉诉信访秩序明显好转的工作目标,使活动取得实效。截至目前,已排查各类纠纷139件,化解127件,化解率91.4%。预防信访案件16起,化解13起,化解率81.3%。涌现出一些优秀社会法官,如,大来店镇社会法庭的耿晓鹏,钜桥镇职教园区社会法庭的李爱星、王印春、张志新等,办案数量均突破30件,社会效果良好。受到基层党委政府好评。
六、总结提高,健全制度。加强对社会矛盾排查、化解工作的系统研究,及时查找矛盾化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及时总结本院矛盾化解工作的规律,巩固好的工作、做法和经验,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,确保社会和谐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