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淇滨区法院立案庭以“文明窗口”创建为载体,强化一站式服务,方便当事人诉讼,以七项措施创建立案信访文明窗口,实现司法便民的制度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。
一、立案窗口的布局和硬件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。在设置上做到布局合理、标示明确、环境舒适、宽敞明亮的“一站式”诉讼服务。
二、使用文明、规范的语言,彰显司法人文关怀。以诚心的态度尊重每一个来法院诉讼的当事人,热心提供帮助,真心排忧解难;以来有迎声,问有答声,去有送声的工作态度,切实把坚持人民法院的人民性奉为信念,融入真情,付诸于实践,不让一个老百姓到法院诉讼时感到委屈和不公。
三、实现“当日立案”的承诺。简化立案程序,实现立案的方便与快捷,只要当事人的手续完备、资料齐全、符合立案条件,在当日内为当事人办理完立案、登记等全部手续,做到当天的事情当天办结,为确保案件审判流程管理的顺利运行,立案庭规定在每日立案后必须当日进行案件信息的录入、排期,并将案件材料移交审判庭。对材料不齐全的,一次性指导当事人补齐;对不能当即立案的,应说明原因,并约定立案时间;对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或不属于本院管辖的,应进行法律释明,告知有权处理的单位和机关。及时提醒当事人注意有关诉讼事项,化解不必要的诉讼风险,让群众少跑一次路,少误一天工。
四、积极开展诉前调解。对于事实清楚,争议不大,责任明确的案件,先不正式立案,而是诉前登记,组织人员进行诉前调解,在查清事实,分清责任的基础上,及时化解矛盾,引导当事人正确协商解决纠纷。
五、把司法救助作为惠民的一个着力点。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,特别是涉及老弱病残、下岗职工、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追索赡养费、抚养费、养老金、抚恤金、拖欠工资的,根据案情及家庭实际经济状况,向院领导汇报请示,及时给予司法援助,办理相关收诉讼费用缓、减、免手续,让困难群众能够打得起官司,维护其合法权益。
六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,做好涉诉信访接待。从思想上认识做好积案化解工作重要意义,把涉诉信访化解工作作为一项硬任务和指标来完成。对初信做到件件有登记、件件要审查,由立案庭信访法官与原承办法官共同进行接访,着力化解积案,解决重点案、疑难复杂案,努力促进“事要解决”,使每一件涉诉信访案件都能得到及时的答复和处理,防止“前清后积”的现象发生。
七、拓展法律服务领域,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。利用节假日,法治宣传日定期组织法官,走上街头,到农村开展普法宣传教育,不间断地组织“送法下乡进村”活动;制作宣传版面,发放宣传材料,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,现场接受群众法律咨询,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、难点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