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法院要闻

淇滨区法院“五个一”构建干警包村工作长效机制

  发布时间:2012-12-11 14:05:32


    淇滨区法院不断强化管理创新,结合上级法院开展的各类活动,近日,院党组专题召开驻村工作研讨会,总结两年工作经验,积极探索建立“一村一警一干”工作长效机制。

    一是每周到村工作不少于一天。从事审判、执行的干警利用平时下乡送达传票、判决等法律文书或调解案件时,和村两委干部见面,不忘驻村工作。在综合部门工作的干警每周进村不少于两次,重点开展法制宣传,开展法律咨询,了解信访稳定工作动态。

    二是每月走访排查矛盾一次。根据各村人口、地域不同,包村干警必须做到每月逐户走访一边,全面掌握各户情况,发现纠纷苗头,提前预防。走访辖区中小企业,指导起草合同、协议等,无偿担任企业“法制副经理”。

    三是每季度参加村两委会一次。包村法官经常和村主要干部保持电话联系,列席参加村两委会会议,了解村务工作动态,为村委决策提供法律性参考意见,无偿担任“法治村长”。

    四是每半年开展巡回审判一次。遇到各村的案件,包村干警主动和审判业务庭联系沟通,对有代表性的婚姻家庭、民间借贷、相邻关系等纠纷,进村开庭、调解,扩大干部群众旁听范围,邀请家族长和德高望重认识参与调解,彻底平息村民矛盾。

    五是每年开展送法进校园一次。根据农村中小学不同特点,包村干警主动到校联系,组织法院政治处、办公室、刑庭、民庭等部门资深法官,到校开展法律大讲堂,以典型案例现场说法,为师生答疑解惑,内容涵盖儿童伤害赔偿、少年犯罪预防,结合近期全国发生的个别教师体罚儿童事例,教育师生学法、知法、守法,从娃娃抓起,提高公民法律意识,无偿担任“法制副校长”。

    今年十月份以来,该院有13名法官担任中小学“法制副校长”,21名法官无偿担任企业“法制副经理”,开展法制讲座31场次,走访群众516户,排查纠纷36起,诉前化解率85%。

责任编辑:任美菊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您是第 21721607 位访客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