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半个月的酝酿,5月26日,淇滨区法院大河涧法庭在调研的基础上,结合新型合议庭试点工作思路,推行了主审法官工作室制度。
一是明确人员构成。该庭确定温丽法官为简易程序案件的主审法官,一名通过司法资格考试且已在该庭工作的同志为专职书记员,内勤和司机兼司法辅助人员,共4人组成;
二是细化案件分工。实行主审法官工作室制度,就是要真正实现让审者判、判者审,主审法官主要精力放在开庭、审理、判决上,辅助人员负责案件的送达、调解和一些其他事务;
三是突出团队精神。主审法官对案件要全面把握,采取流水作业,内勤和司机负责送达、书记员负责庭前准备、开庭记录、和调解协助工作,主审法官对案件质量负责,庭长把关,突出团队作用;
四是量化考核,跟踪管理。法庭定期邀请审管办、监察室对主审法官工作室的业务开展负责指导、监督,杜绝超审限案件的发生,突出公正高效;
五是庭长在保证主审法官用车的情况下,负责两个乡镇的协调和院内各项活动,让主审法官从繁琐非审判事务中解脱出来,专心搞审判;庭长对合议庭审理的案件和信访案件负责;
六是在推行过程中,要不断总结经验,完善提高,真正发挥主审法官工作室制度的积极作用。